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理论难点,也是常论常新的实践热点话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几经变迁,但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内容一直保留,且篇幅较大,比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材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材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等。明晰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梳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境遇,优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理路,对助力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大有裨益。
一、明确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核心,人的精神生活因为理想信念的支撑而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得以安顿。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P190)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进程中,理想信念始终发挥着思想“总开关”、精神之“钙”、胜利之“密钥”的重要作用。青年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状况不仅关乎青年本身的成长发展,也关涉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全局。
首先,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总体上看,人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前者是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升华和超越,二者都需要理想信念之光的照耀。物质生活的丰裕富足、均衡发展,需要理想信念的目标牵引、动力激发;精神生活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需要理想信念的举旗定向、支柱支撑。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教育。这些内容内嵌于青年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之中,同时涉及法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层面。可以说,理想信念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牵一发而动全身。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党中央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2](P31)对于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而言,理想信念也是精神之钙和志气之源。理想信念作为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为青年点亮了人生的指路明灯,引导青年用不懈奋斗成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此进程中铸就自己亮丽、壮美的青春丰碑。与此同时,青年时期常常也容易成为人生旅途中的迷茫期,可能摇摆于感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安身与立命的抉择中。有鉴于此,青年要成就出彩人生,尤其需要有理想信念的导航。
其次,青年理想信念是学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3](P5)不同于智库单位、科研机关,高校以立德树人为立身之本、存在之基。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高校的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的辩证统一过程,精神层面的成长与知识、技能的获取在人才培养方面皆不可缺席,而育人是其根本。高校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都离不开人才培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北大师生应该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P2)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决定着青年的精神世界,是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的重要突破点,也是评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试金石。
最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之所以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与各个历史时期注重引领青年、赢得青年有着直接关系。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青年做忠诚后备军和坚定支持者,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也不断促进国家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2021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更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接力奋斗、赓续荣光。《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2](P74)只有对青年一代持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使新时代青年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自觉回应时代之诉求、承担时代之使命,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发展联系起来,真正发挥时代赋予的“先锋”“桥梁”“生力军”作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把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境遇
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的将定型却未定型期,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主流趋向健康向上,思想水平与政治觉悟不断提高。调查显示,99.4%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青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但是,受国内外、网络上诸多因素的影响,青年群体思想波动性大,理想信念方面的表现可谓良莠不齐,甚至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研判青年理想信念的现状,把握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
首先,时代环境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探索和卓越成效,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正向的引领和验证功能。《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2](P61)因而,广大青年热爱国家、热爱中国共产党,从整体上看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于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与此同时,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养成的环境因素来看,还存在一些亟待关注的现象:一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矛盾愈发突出。一方面,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丰富了青年开阔视野、汲取知识、感悟多元的渠道;另一方面,国内思潮非常活跃,国外思潮大量涌进,各种思潮相互交织,错误社会思潮传播方式隐形化、传播内容大众化趋势明显,对青年理想信念的确立有着或潜或显的影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矛盾斗争模糊了文明与低俗的界限、混淆了积极正向与消极负向信息的边界,影响青年理想信念的培育。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国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裕,但这不会自发带来精神生活的充盈,现代人尤其是现代青年的精神家园如何建设,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庸常的世俗生活与理想信念尤其是社会理想的崇高性、超越性之间的张力如何处置?这对守护作为精神家园的核心和灵魂的理想信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是在现代技术化、数字化生存背景下,符号化、碎片化、娱乐化流行,人的原子化存在态势与理想信念的社会性特征之间的张力如何看待?理想信念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娱自乐,而是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在尊重和提倡青年独立性、个性化、创新性的同时培养其社会性、敬畏感和崇高感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青年群体新特点。新时代的青年“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5]当然,任何时期的青年群体都不是铁板一块,借用鲁迅先生的话,青年中“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6](P41)随着社会运行的日渐加速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青年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面临的各方面压力也与日倍增。青年的理想信念形成机制在发生变化,他们对理想信念有着确立的主体性需要,但又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理想信念的方向需要校准、动力需要激发。青年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上,更加侧重个人理想的规划与实现。他们对理想有一些认识,但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认知不一定清晰,对未来就业创业存在一定困惑、对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存在一定困扰,甚至出现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动力不足、行为偏颇等倾向。青年自称“打工人”以及热议“躺平”“内卷”的背后,说明他们有着关于理想信念的困惑。“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实质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力避被裹挟。“内卷”现象在青年群体中也尤为突出,包括以“获得绩点”为特征的学业测评“内卷化”、以“丰富简历”为特征的社会活动“内卷化”、以“争取荣誉”为特征的外在光环“内卷化”等。对于这些现象,需要从社会和高校的宏观层面以及家庭和个体的微观层面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引导青年正确认识、理性应对成长中的困惑,最终实现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7](P873)任何理论思维和心理行为模式都承载着所处时代社会文化的内涵,并折射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各类事物的喜怒哀乐中。关注青年的喜怒哀乐,通过研究“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5]将认同科学的理想信念与对接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忧虑、文化上的匮乏、心理上的压力紧密结合,将“天边”与“身边”相互贯通,用大道理引领小道理、小道理诠释大道理,才可能实现对青年的有效引领,帮助他们自觉体悟“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8](P40)只有如此,才能助力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最后,理想信念教育新特征。理想信念及其教育问题看似是老话题,因为相关提法、知识、案例、要求等在中小学阶段一定程度上学过,在家庭、社会场域中也会不自觉地涉及,但是,其实又是新问题,要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而实现动态更新。随着党和国家对青年要求与时俱进,理想信念的核心内容和关联性内容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把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变与不变,注意区分主次,不能平均用力。就宏观层面而言,统筹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教育;在微观层面,包括个体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等。宏观微观之间如何实现恰如其分地对接,实现社会理想统摄个体理想、个体理想展现社会理想?根据实证调研来看,青年的职业理想是较好的桥梁、中介和纽带,这应成为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可以以此观察和审视理想信念及其教育的全貌。
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比较分析、角色扮演、文献阅读等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常用方式,这些做法在长期运用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同时存在着以下亟待关注的倾向:大而化之,不看对象实际,空对空、蜻蜓点水式的引导甚至说教;将青年等同于党员干部、将理想信念教育等同于宣讲;将理想信念教育混同于关于理想信念的教育,即用认知替代认同和践行;将理想信念教育降低为个人成功学、权谋术、公共关系学等亟待改进的状况。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不强,针对性和亲和力不足,未能立足青年实际,这是青年常抱怨之处。理想不同于空想,理想是建立在对现实的认知基础之上。由于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缺少生活的具体内容,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倾向,使得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难以保证。理想信念教育的守正创新,核心内容必须充分涉及,不能用花里胡哨的形式掩盖了内容本身;在具体展开时应多措并举,既可以自己讲,也可以邀请道德模范、行业楷模、优秀学长等先进典型讲,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原本波澜壮阔的历史、丰富多彩的内容、一往无前的精神。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遵循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是其发挥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教育者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都会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产生影响。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9]高校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在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等方面总体上呈现良好态势,但也有不少教师存在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认识不足、对学生成长特点及思想实际把握不准、对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创新不够等问题。目前,高校为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在如火如荼地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两张皮”现象仍有发生。做好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推进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化、协同化,将“三全育人”理念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系统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协同育人体系。
三、创新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着力点
在深刻把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意义、崭新境遇的基础上,需要正确认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将其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和起而行之的自觉担当上,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培植青年的精神家园,增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激励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首先,领会理论蕴涵,将理想信念建立于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基础上。一是把握理想信念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理想”是人们基于对现实的理性批判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辞海》中将其解释为“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10](P1213)“信念”是在对某种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中融入自身的情感所形成的对该思想坚信不疑的确信与信任。“理想信念”不是“理想”与“信念”的简单叠加,而是“最高层次的理想和最高层次的信念的统一。”[11]理想信念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其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即科学性,理想同空想相区分,指人们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按规律办事;合目的性即属人性,人们在实践中能够将理想变为现实。理想信念帮助人们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取得突出成就。其二,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信念引导人们掌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法、在日常生活中超越现实,成就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悠然心境、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等千古经典。其三,在个体和时代的有限性中把握无限性。个体对外部环境以及时代的依赖性表现为个体的有限性特征,但在有限的范围内,个体又能够彰显其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使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何不过一天算一天,想的太远有什么用”等消极、逃避的言论不攻自破。其四,在从个体理想到社会整体理想的跃迁中实现升华。个体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只有社会宏观理想而不考虑个体层面的理想尤其是职业理想,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不接地气的;反之,如果人人都只有个人理想而没有社会理想,社会终将沦为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二是认同科学的理想信念。在把握理想信念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要增强对科学的理想信念的认同,即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浓缩于信仰、信念、信心之中,为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信仰、信念、信心的精神力量和精神价值彰显于各个历史时期,体现了我们国家、民族、人民的坚定志向,发出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强音。《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2](P63-64)因此,在论述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等内容时,可以充分运用中西两种制度、两条道路对比的方式进行深刻阐释。
其次,筑牢历史之基,将理想信念建立于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每个民族、每个个体都踏着历史的河流而来,不可能割断历史和过去。回望过去才能把握当下、远观未来。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100余年中国共产党历史、70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都是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是教育引导和凝聚青年的绝佳教材,党的理想信念是凝聚青年的精神资源。通过宏阔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及取得的四大成就阐释崇高理想对个人和国家的指引作用、坚定信念对理想实现的保障作用,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决议》提到,“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2](P2)这种精神状态和奋斗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佳证明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理想的时代注解。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能够进一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带领青年原原本本地学习历史尤其是四史,以正史正人心,使正史成为包括青年在内的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才能增强青年的历史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准确把握历史的变与不变,汲取历史中源源不断的养分,才能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向前进。
再次,善用“大思政课”,将理想信念建立于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习近平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3]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只靠思政课,需要课程内外、学校内外、网上网下有机结合。就校内而言,其一,统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紧密配合、互相验证。其二,优化学校治理体系。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感知最敏锐的地方,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受到无声的教育。其三,让有理想的大学培养有理想的时代青年。营造风清气正、积极进取、协同创新、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的养成、精神气质的凝练、行为模式的塑造、道德情感的升华,才能做到“学以成人”。其一,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全媒体传播工具、红色文化资源等强化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挖掘其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激活其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元素,通过突出的情境性、具象性、感染性等特征,能够提升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摆脱课堂纯理论讲授的不足。其二,打造行走的课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为思政课堂,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亲身体悟课堂教学无法给予的生动内容,感受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社会大熔炉中增长才干、坚定信仰,厚植家国情怀。正如邓小平所讲,“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1](P144-145)形成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善用“大思政课”,让学生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方向。
最后,明晰践行路径,将理想信念实现于起而行之的自觉担当中。理想信念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梦想花开、枝繁叶茂。“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14]青年是理想信念确立和践行的主体,也是团结奋斗的主体。《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指出,青年年龄为14—35周岁。从现在至本世纪中叶,正是这一代青年踏上工作岗位并为国家繁荣发展努力奋斗的时期,其成长过程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他们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同时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只有不做旁观者、空想家、懈怠者、守成者,勇做奋进者、实干家、建设者、开拓者,才能承担起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正如李大钊所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15](P443)在大学阶段,青年不应满足于坐而论道,更应起而行之,尽快在师长帮助和自身求索中确立清晰而坚定的学业理想和职业理想,联通个体和学校、个人和社会,将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相联系、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相结合,这是心怀家国、躬身入局的新起点,也是与国同行、梦想花开的新景观。
(作者简介:代玉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5期